自从全红婵因伤退赛之后,关于她何时能够重返赛场的问题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。许多网友对于她的具体恢复情况并不清楚,直到前些天,陈艾森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训练视频,大家才得知全红婵已经开始恢复训练。然而,视频中她的体态变化却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,很多人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。
体重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,关系到动作的流畅性与完成度,这一点尤为关键。跳水运动员的训练不仅要求技巧和反应速度,还必须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体重,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表现。然而,全红婵的训练视频中的身形变化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,看到她过去紧致的肌肉如今变得松弛,体型也显得更加圆润了不少。对于她来说,恢复到最佳状态并非易事,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在发育期所面临的挑战。
展开剩余79%全红婵的成长轨迹和许多天才运动员一样,充满了荣耀和挑战。从14岁初登世界舞台一战成名以来,她的职业生涯一直顺风顺水。但即便她天赋异禀,也没有逃脱过运动员成长中的一大难关——发育期。在这个时期,许多有潜力的运动员都会因为身体变化而被迫离开赛场。跳水这项运动尤其如此,女性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常只有6到8年,尤其是在发育期的挑战面前,许多优秀的运动员最终未能克服身体变化的困扰,导致了早早的退役。
运动员的训练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,尤其是跳水这样的项目。此时,孩子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,许多动作通过训练可以达到高水平。而一旦进入发育期,身体的自然变化和生理的变化往往成为最大的敌人。在这个阶段,教练和其他人无法给予太多帮助,运动员只能依赖自身的意志力去度过这一难关。
全红婵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她本身就是个“馋猫”,在发育期,身体的需求增加,饿得更快,加上旧伤的复发需要静养,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吃饭和休养,体重增加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。回顾历史,许多曾经的跳水选手在16岁时就因无法克服身体变化的难关而退役,甚至离开了国家队。这些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深知发育期的困难,因为他们曾亲身经历过这些挑战。郭晶晶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,跳水运动员不怕艰苦的训练,但最怕的是体重增加带来的后果。一旦运动员长胖,体重和身材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动作的流畅性和完成度。
对于全红婵来说,体重的增加让她面临了首次的失败。视频中的她,曾经轻松完成的引体向上,现在却变得极为艰难。曾经拥有的紧实肌肉如今已经变成了松弛的脂肪,整个人显得更加圆润。事实上,在休养期间,全红婵并没有像陈芋汐那样刻意控制体重,这也导致了她的身形出现了变化。为了能够在全运会中以最佳的状态复出,她知道减肥是当务之急。
然而,减肥并非易事,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。想要恢复到巅峰状态,全红婵必须克服发育期带来的体重增加和肌肉变化。这不仅需要她比之前更加努力,还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与她相比,陈芋汐无疑是一个更为严格的自律典范。两人年龄相差仅两岁,却在同一时期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为了保持体重,陈芋汐一直在忍受饥饿的折磨。她的训练强度极大,身体消耗巨大,但她通过坚韧的意志力,时刻控制着自己的食欲。即使偶尔因吃多了,她也会通过加大训练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。她的体重常年保持在43公斤,并且为了不让体重暴涨,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随身携带体重秤,一天多次测量体重。全红婵知道陈芋汐的不容易,也因此从不抱怨,尽管她也有自己的困惑和压力。
全红婵和陈芋汐,既是队友又是竞争对手,常常被网友拿来对比。陈芋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她在发育期依然能够保持完美身材,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。而全红婵能否迅速调整好状态、恢复到最佳水平,最终还要看她自己如何努力。
看到陈芋汐如此自律的生活方式,不少网友也表示,难怪陈芋汐能够屡次站上冠军领奖台。大家也希望全红婵能够尽早恢复,期待她在全运会上的表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三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