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9年初,中苏关系恶化,苏军在珍宝岛频繁制造冲突,侵犯我国领土,形势愈发严峻。中央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不再退让,给予不断挑衅的苏军以决定性打击。
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遵循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,迅速调遣部队,加大巡逻力度,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。
苏军对我军提高警惕却未予重视,多次挑起事端,均被我军成功化解。然而,他们并不认输,反而加剧了对我方的袭扰行为。
3月2日,苏军与我边防部队发生冲突并受挫,随后意图挽回颜面,不断向珍宝岛增兵。为确保万无一失,陈锡联加强了岛上兵力及部队装备。
为确保作战指挥高效,他决定将军队指挥机构前移。他选派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全夫和政治部副主任李光元,成立前线指挥部,并设于距珍宝岛仅10公里的五林洞。
3月13日,哨兵传来消息,三辆苏军坦克侵入我方江叉子区域。这是敌人静默多日后的首次军事行动,预示其新部署部队或将大举进攻,我方已有所警觉。
肖全夫迅速将情况报告给在北京汇报工作的陈锡联司令员。当时,陈锡联正与副总长温玉成讨论珍宝岛局势及后续应对策略。
前几天,中央批准边防部队,必要时果断反击,但需控制冲突规模,避免升级。此时,苏联已部署兵力,三辆坦克越境。陈锡联认为,是时候给苏军一个教训了。
因此,他迅速向肖全夫下达了攻击指令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。
然而,肖全夫在电话里对陈锡联直言:“司令,我认为当前不宜开战,时机尚未成熟。”
陈锡联一听,立刻反问肖全夫:“为何不能打?敌人已侵入我国领土,怎能不反击?”一旁的副总长温玉成也支持道,认为现在正是出击的好时机。
肖全夫异常冷静,他电话汇报说:“我刚细看了一下,敌人这次只来了三辆坦克,没步兵跟随。我判断这是火力侦察,若我们开枪,可能会暴露部署。因此,现在不宜攻击。”
陈锡联一听立刻生气了,对肖全夫严肃地说:“执行命令,立即进攻。为何我的指令你不遵从?”
尽管陈锡联大为恼火,肖全夫仍坚守立场,认为过早暴露部署对后续战斗不利,一旦开战,便会落入敌人陷阱。
然而,担心错过机会的陈锡联愈发焦急,他再次劝说肖全夫,但对方仍坚持不打。陈锡联严肃地指出:“你若坚持,将会犯错,日后恐受惩处。”
肖全夫一听这话,顿时火冒三丈,他严肃地对陈锡联说:“就算要受惩罚,也绝对不能动手打人!”
陈锡联愤怒至极,对肖全夫严肃地说道:“你真的要逼我采取严厉措施吗?”
肖全夫一听,情绪立刻激动起来,对陈锡联直言道:“那我来问你,前线指挥权在谁手里?”话音未落,他便果断地挂断了电话。
陈锡联气得双手颤抖不已,好在温玉成及时劝阻,提醒他前线可能有特殊状况。陈锡联慢慢冷静下来,心想肖全夫向来可靠,或许是自己太过冲动。
肖全夫迅速向陈锡联汇报了情况。陈锡联在电话里称赞他:“你做得对,我那时太急了,我完全信任你!就该这样随机应变。我已向副总长汇报,首长们都表扬了你。”
3月15日,敌人见我方占据优势,仍不断发起攻势。多亏肖全夫灵活指挥,我军部署未被敌察觉。几场大战下来,敌均被击溃,共毁伤坦克装甲车15辆,毙敌170人,含上校、中校指挥官各一名。周总理赞道:“肖全夫打得真好!”
之后,毛主席与军委领导赞扬陈锡联的指挥才能时,他谦逊地推荐说实际指挥者是参谋长肖全夫。军委高度认可肖全夫的指挥能力,这也标志着他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。
三亚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